Search

#小小滑梯大大學問

這篇文章寫得很專業,搭配幾個不同的照片分析得很深入,非常非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小小滑梯大大學問

這篇文章寫得很專業,搭配幾個不同的照片分析得很深入,非常非常非常值得分享。特別是在近日內暖暖運動公園溜滑梯受傷事件後,更值得仔細閱讀。

對於暖暖運動公園事件網路上評論的方向有很多種,

我個人並不同意把問題焦點簡化集中到遊具使用者身上(我日前對受傷的大哥進行了一點使用者的經驗訪談,覺得他並不是問題的關鍵)

因為溜滑梯作為一種開放性的設施,旁邊又沒有常駐設施管理人員,在不同的時段確實會有不同的人使用,這是設計伊始就必須考慮的難題。

這是為什麼所有的公園遊具都需要設計師的原因。

設計師的價值,在於如何在CNS(國家安全標準)的規範下,設計出既好玩又安全的遊具?

特色公園的需求在民間團體的大聲呼籲與少數地方政府的關注下(對,仍然是少數),已經慢慢展開,有許多有趣味性、有創造性、又兼具安全性、共融性的遊具逐漸在雙北、台中、新竹、台南......等其他縣市出現,都再再證明安全與特色是不衝突的,完全是可以透過設計與創意解決的。

就像是如果有人告訴你,美味營養與食品安全是衝突時...

你就會回問一句:那我們還要專業廚師幹嘛?

但接下來的問題就來了,

如果溜滑梯因為場地、空間限制導致滑梯出口淨空區域不足,為什麼要急著驗收?

如果一開始腳檔板的設計是為了要解決滑速太快的問題,但腳檔板卻可能造成更嚴重的傷害,為什麼不解決滑速的問題或再加長滑出段,而要急著驗收?

這兩座溜滑梯真的符合CNS的標準嗎?

當然,還有更多更多諸如經費、時間、地方議員......的現實問題要一併面對,這些,都不是使用者可以解決的問題,靠的就是市府專業團隊的智慧了。

基隆市願意向其他縣市取經嗎?

願意跟長期關注、推動特色公園的民間團體共同討論(而不只是找來背書、妝點)嗎?

我可以感覺得到基隆市政府面對特色公園的呼聲/需求想要有所回應,

但更期待他們率領公務員頂起壓力,不會因為這個受傷事件退回到 【安全與特色不能兩全】 那種簡化的二元對立;

畢竟,其他縣市都已經做出來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呀!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基隆市暖暖區市議員參選人
『王醒之』左下角工作室負責人。 長期推動社區工作,除了阻擋「基福公路砂石車」進入暖暖、搶救暖暖綠色隧道、復育希望森林、關注暖暖翠湖違法濫墾案等等,更發行暖暖社區報「走讀暖
View all posts